• 2023年第13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3, 13(6). CSTR:

      摘要 (98) HTML (0) PDF 1.06 M (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院士专论
    • 从抗癌新药研发历程认识药物创新研发的艰巨性(二)

      2023, 13(6):649-656.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01 CSTR:

      摘要 (127) HTML (326) PDF 1.18 M (1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0+1
      • 1+1
      • 2+1
    • >肿瘤治疗新策略
    • 肿瘤免疫治疗新靶标PGE2受体EP4的研究进展

      2023, 13(6):657-665.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02 CSTR:

      摘要 (282) HTML (276) PDF 1.67 M (1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人们对抗癌症的重要手段,但响应率低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大量研究表明,逆转肿瘤免疫抑制是阻断肿瘤免疫逃逸、增强和扩大免疫疗法疗效的重要策略。前列腺素E2(PGE2)是肿瘤微环境中的强效免疫介质,可特异性结合细胞膜上的七次跨膜蛋白EP4受体,诱导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驱动肿瘤免疫逃逸。特异性阻断PGE2/EP4信号通路可有效解除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肿瘤消退。本文从EP4受体的结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及其拮抗剂开发现状等方面阐述了EP4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和新发现,并展望了新的发展方向。

      • 0+1
      • 1+1
      • 2+1
      • 3+1
    • PDX模型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3, 13(6):666-674.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03 CSTR:

      摘要 (215) HTML (228) PDF 1.46 M (10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肺癌治疗药物的研发及新的肺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开发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传统的临床前模型即细胞系模型用于肺癌诊断和后期疗效评估仍有许多不足。目前,肺癌的临床前研究主要依赖患者来源的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进行药物筛选、联合临床试验和个性化医疗策略的临床前评估。本文概述了PDX模型的建立及其特征,并讨论了其在肺癌临床前治疗中的应用。

      • 0+1
      • 1+1
      • 2+1
    • BMI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3, 13(6):675-685.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04 CSTR:

      摘要 (142) HTML (255) PDF 1.33 M (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作为多梳基因(PcG)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原癌基因,BMI1在人类多种肿瘤中过表达,通过多种途径如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维持肿瘤细胞干性、促进DNA损伤修复等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总结了BMI1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上游调控机制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肿瘤免疫微环境、肿瘤细胞干性和DNA损伤修复的关系和引起的信号通路变化,并对BMI1在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和BMI1小分子抑制剂的开发现状进行综述。

      • 0+1
      • 1+1
    • 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2023, 13(6):686-692.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05 CSTR:

      摘要 (413) HTML (319) PDF 1.07 M (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代谢重编程和表观遗传修饰是肿瘤的重要特征。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改变其新陈代谢途径,表现出可调控的代谢可塑性。肿瘤代谢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表观遗传修饰的调控,比如,表观遗传修饰酶的表达或活性改变可能对肿瘤代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代谢重编程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对于深入理解肿瘤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表观遗传修饰调控肿瘤代谢重编程的最新研究发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对肿瘤代谢重编程的调控,并展望了基于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的肿瘤代谢重编程的治疗前景。

      • 0+1
    • >指南·规范·共识
    • 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所致过敏反应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2023, 13(6):693-701.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06 CSTR:

      摘要 (292) HTML (350) PDF 1.05 M (9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紫杉醇类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过敏反应是紫杉醇化疗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预防紫杉醇过敏、及时诊断并给予规范治疗,对于提高妇科肿瘤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对紫杉醇化疗过敏反应的分级、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制定,旨在为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所致过敏反应的规范化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

      • 0+1
    • >综述
    • KRAS突变型肺癌作用机制与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

      2023, 13(6):702-708.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07 CSTR:

      摘要 (266) HTML (706) PDF 590.33 K (2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KRAS是肺癌发生基因突变的重要位点。由于KRAS突变亚型中常缺乏药理学药物靶向的口袋,KRAS突变位点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本文主要概括了KRAS突变型肺癌的作用机制和KRAS成药所面临的困难,并对KRAS突变的治疗策略和耐药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 0+1
    •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恶性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2023, 13(6):709-713.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08 CSTR:

      摘要 (178) HTML (76) PDF 432.96 K (8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恶性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具有侵袭性的原发性脑肿瘤。恶性胶质瘤患者尽管通过手术、放疗和替莫唑胺化疗进行了最佳治疗,但肿瘤仍有很大可能复发,预后效果较差。恶性胶质瘤通常高度血管化。过去几十年中,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贝伐珠单抗在复发性胶质细胞瘤中显示出较强活性。本文对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原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能够为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 >基础研究
    • EP300调控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

      2023, 13(6):714-718.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09 CSTR:

      摘要 (76) HTML (261) PDF 1.36 M (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家族成员腺病毒E1A结合蛋白P300(EP300)调控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45例肝癌患者的癌旁组织与癌组织,利用qRT-PCR检测EP300在组织中的表达。在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中构建EP300稳定干扰细胞系,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干扰EP300表达对HepG2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EP300对WNT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EP30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EP300低表达HepG2细胞划痕愈合更慢(P<0.05),穿膜细胞明显减少(P<0.05),SNAIL表达明显减少,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EP300能够通过激活WNT通路促进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 0+1
      • 1+1
      • 2+1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胃复方对胃癌的效应及作用机制

      2023, 13(6):719-728.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10 CSTR:

      摘要 (187) HTML (268) PDF 4.27 M (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胃复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DrugBank、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胃复方所含12味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及治疗胃癌的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筛选出潜在的生物过程和涉及的信号通路。采用CCK-8及Western blotting对KEGG分析富集程度最大的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胃复方治疗胃癌可能涉及以槲皮素、木樨草素为代表的88种有效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以TP53、STAT3、Akt为代表的194个靶点。GO分析涉及148个生物过程,KEGG分析筛选出PI3K/Akt、TNF、HIF-1等信号通路。体外实验证实胃复方提取物可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增殖,降低其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而对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胃复方提取物可促进其增殖,上调其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结论 本研究初步预测了胃复方治疗胃癌“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调控网络,并验证了胃复方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发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证明了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胃复方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同时兼有不全面性,为进一步探索胃复方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沉默CDK7通过下调YAP表达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

      2023, 13(6):729-734.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11 CSTR:

      摘要 (200) HTML (156) PDF 1.22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沉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诱导Yes相关蛋白(YAP)表达下调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HEC-1-A细胞中CDK7的表达,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NA干扰后CDK7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沉默CDK7对HEC-1-A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CDK7对HEC-1-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CDK7对YAP和磷酸化YAP蛋白及其下游蛋白Cyr16、CTGF表达的影响,凋亡实验检测共转染si-CDK7和pcDNA3.1-YAP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转染si-CDK7后,HEC-1-A细胞中CDK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YAP和磷酸化YAP蛋白及其下游蛋白Cyr16、CT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共转染pcDNA3.1-YAP可逆转沉默CDK7导致的细胞凋亡(P<0.01)。结论 沉默CDK7可诱导YAP蛋白表达下调,促进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凋亡。

      • 0+1
      • 1+1
      • 2+1
      • 3+1
      • 4+1
    • >临床研究
    • 基于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构建肺癌预后风险预测模型

      2023, 13(6):735-743.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12 CSTR:

      摘要 (210) HTML (103) PDF 2.81 M (6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构建的风险模型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Pharma ADME Consortium鉴定的298个药代动力学(ADME)相关基因,通过GEO芯片GSE7670、GSE32863获得ADME相关差异基因(ADME-DEG);将ADME-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利用一致性聚类、PCA主成分分析,基于18个ADME-DEGs将肺癌患者分为两组:Cluster1(n=315)、Cluster2(n=178);通过LASSO算法获得由10个ADME-DEGs组成的风险模型;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ROC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基于风险得分建立一个肺癌患者预测Nomogram图,分析风险得分对肺癌患者生存期的预测能力。结果 成功建立由10个ADME-DEGs(SLC22A18、AOX1、CAT、ADH1B、SULF1、PPARG、CYP4B1、FMO2、GPX3、ABCA4)构建的肺癌风险预测模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风险得分较高的患者总生存期(OS)较差;ROC分析显示,风险得分能较好地预测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年龄、性别、风险得分均与肺癌患者OS显著相关;Nomogram图显示,风险得分对于肺癌患者10年内的OS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C-index: 0.688)。结论 基于10个ADME-DEGs构建的风险模型具有预测肺癌患者用药后预后情况的潜在作用,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方法。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MET扩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克唑替尼的响应分析

      2023, 13(6):744-750.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13 CSTR:

      摘要 (133) HTML (339) PDF 646.08 K (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ET基因扩增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揭示MET扩增与其他驱动基因突变共存患者对克唑替尼的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法检测常见驱动基因EGFR、ALK、ROS1、RET、HER2、BRAF和MET的突变情况,特定突变患者采用Fish法进行验证;根据患者MET基因扩增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年龄、吸烟史、性别、病理类型、疾病阶段及其他驱动基因突变情况;收集MET扩增与其他驱动基因突变共存患者使用克唑替尼后的预后数据。结果 252例患者中,MET扩增发生率为19.4%(49/252),其中原发MET扩增和继发MET扩增突变率分别为16.2%(33/203)和31.2%(15/48)。MET扩增多见于Ⅲ~Ⅳ期肺癌(P=0.02)、骨转移(P=0.02)及ROS1融合阳性(P=0.02)患者,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学分类无明显相关性(P>0.05)。31例MET扩增阳性患者具有其他驱动基因突变,其中5例患者使用克唑替尼进行治疗。5例使用克唑替尼的患者中,2例是原发MET扩增,3例是继发MET扩增;4例使用克唑替尼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例死于重度感染。总结 MET扩增在本研究人群中的突变率高于文献报道,且多见于临床分期较晚、骨转移、ROS1融合阳性患者。MET扩增与其他驱动基因突变共存的患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克唑替尼中获益。

      • 0+1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对多发性骨髓瘤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3, 13(6):751-758.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14 CSTR:

      摘要 (179) HTML (112) PDF 561.51 K (7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roxadusta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MM肾性贫血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两组均进行常规化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3疗程后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Hb、EPO、TSAT、SI、TIBF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Scr、BUN、IL-1β、IL-6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观察组HIF-1α水平有所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治疗MM肾性贫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EP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纠正铁代谢,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还能降低HIF-1α水平,有助于促进肾功能恢复。

    • >药事管理
    • 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对PIVAS工作人员的健康危害评估

      2023, 13(6):759-767.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15 CSTR:

      摘要 (143) HTML (155) PDF 2.31 M (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环境检测与生物检测方法评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情况。方法 于2020年4月随机选取本院PIVAS工作人员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触过抗肿瘤药物分为暴露组(25例)和非暴露组(25例)。以5-氟尿嘧啶(5-Fu)及环磷酰胺(CTX)为检测标志物,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HPLC-MS)连续2年(2020年、2021年)测定PIVAS环境中不同物体擦拭样本及两组研究对象血液、尿液中的5-Fu及CTX浓度;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羟化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 工作人员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VAS环境中物体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5-Fu和CTX污染,配置区振荡器、传递仓内把手及电话表面的5-Fu平均浓度分别为2 286.26、976.82、202.42 ng·mL-1,CTX平均浓度分别为2 991.26、88.12、155.40 ng·mL-1;5-Fu及CTX储存箱存在CTX残留。2021年流式结果显示,暴露组单核细胞早期及总凋亡率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P=0.024, P=0.024);暴露组中性粒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均高于非暴露组(P=0.004, P<0.001)。两年均在研究对象尿液中检出了CTX残留,暴露组CTX尿液检出率高于非暴露组(χ2 =11.52, P<0.001)。暴露组CTX血药浓度高于非暴露组[Z=-7.500, P<0.001 (2020); Z=-4.500, P<0.001 (2021)]。8-OHdG是公认的评估DNA损伤和氧化应激的敏感生物标志物,暴露组8-OHdG水平明显高于非暴露组(Z=-4.605, P<0.001),提示暴露组DNA损伤程度明显高于非暴露组。结论 PIVAS存在一定程度抗肿瘤药物污染,应重视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加强防护。

      • 0+1
      • 1+1
      • 2+1
      • 3+1
    • >肿瘤护理
    • 芦荟联合山茶油预防头颈部肿瘤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2023, 13(6):768-772.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16 CSTR:

      摘要 (178) HTML (83) PDF 449.88 K (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芦荟联合山茶油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7月在我院首次就诊的8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在放疗后及临睡前涂抹芦荟联合山茶油+常规皮肤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皮肤护理。结果 当累积放射剂量达到30~40 Gy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仅发生Ⅰ级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12.50%、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累积放射剂量达到60~70 Gy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67.50%、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42.50%、47.50%,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25.00%、42.50%。结论 预防性使用芦荟联合山茶油能显著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病例报道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1例

      2023, 13(6):773-776.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17 CSTR:

      摘要 (387) HTML (61) PDF 402.61 K (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1例80岁男性患者因左肺腺癌行6周期化疗后进展,采用免疫治疗,给予卡瑞利珠单抗0.2 g静脉滴注(d1,21 d为1个周期)。首次静脉滴注卡瑞利珠单抗后1周,患者躯干部出现多处皮疹伴瘙痒,对症治疗后好转。继续第2周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后5 d,患者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再次出现大面积皮疹伴瘙痒,诊断为发疹型药疹。停用卡瑞利珠单抗及阿帕替尼,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等治疗,10 d后皮疹基本消退。

    • 度伐利尤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2023, 13(6):777-780.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6.18 CSTR:

      摘要 (130) HTML (143) PDF 1.05 M (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度伐利尤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1例,提示临床需重视度伐利尤单抗引起的新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1例晚期肺癌患者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期间出现RCCEP的病例,并结合文献阐述度伐利尤单抗引起RCCEP的可能原因。结果 本例患者出现RCCEP可能是度伐利尤单抗所致。服用阿帕替尼后,患者RCCEP症状得到缓解。结论 加强度伐利尤单抗使用期间的用药监护及用药教育,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及时准确地获取患者相关症状,并施以针对性治疗方案,可有效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加重。

      • 0+1
      • 1+1
      • 2+1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我要投稿 杂志简介 杂志简介 二维码
TOP
×
《肿瘤药学》
《肿瘤药学》编辑部打假维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