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3(2):133-141.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01 CSTR:
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EGFR与配体结合可以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并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在肿瘤细胞中,EGFR过度表达可以激活骨吸收过程,导致肿瘤骨转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主要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骨吸收和肿瘤骨转移,但也会导致骨形成障碍。联合用药可以解决耐药等问题,并改善药物对骨组织的影响。本文对常见的EGFR-TKIs在骨形成、骨吸收和肿瘤骨转移等过程中对骨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对不同EGFR-TKIs联合用药的优点及其对骨组织的影响进行归纳,并就EGFR-TKIs对骨组织负面影响的解决方案进行展望。
2023, 13(2):142-149.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02 CSTR:
摘要:过去的十年,是免疫治疗进入临床实践取得巨大发展的十年。单一靶点治疗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出现一些双特异性抗体或多靶点联合治疗的药物。Bintrafusp alfa (M7824)是一种双功能融合蛋白,由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融合到人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Ⅱ的胞外域组成。通过两端的靶点,M7824能有效、特异地与PD-L1和TGF-β相结合 ,最终增强CD8+ T细胞和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对M7824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2023, 13(2):150-154.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03 CSTR:
摘要: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肝癌症状无特异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是导致肝脏细胞发生恶性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大量研究报道了肝癌微环境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肝癌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组成、肿瘤微环境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针对肝癌微环境的靶向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有助于改善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2023, 13(2):155-160.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04 CSTR:
摘要: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传统中药及其提取物因具有单药多靶点、低毒的特点,成为乳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去甲斑蝥素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抗肿瘤药物,具有升白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抗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等。以斑蝥为主要来源的中成药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中贯穿全程。本文就近年来去甲斑蝥素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3, 13(2):161-166.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05 CSTR:
摘要: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通过介导铁死亡逆转结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作用。方法 以人结肠癌HT-29/5-FU耐药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S法检测5-FU、ART以及5-FU+ART对HT-29/5-FU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其逆转耐药倍数;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T-29/5-FU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Nrf2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40 μmol·L-1ART可逆转HT-29/5-FU细胞对5-FU的耐药,逆转倍数为2.9倍;5-FU联合ART可抑制HT-29/5-FU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升高细胞内ROS和MDA水平,并降低Nrf2及GPX4蛋白表达水平,且这些效应能够被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所逆转。结论 ART能够通过抑制Nrf2、GPX4表达诱导铁死亡,从而逆转HT-29/5-FU细胞对5-FU的耐药。
2023, 13(2):167-172.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06 CSTR:
摘要:目的 观察低pH插入肽-蛋白酶激活受体1(pHLIP-P1AP)复合物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荧光标记的pHLIP-P1AP。观察MDA-MB-231细胞与MCF-10A细胞表面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pH值(7.4、6.0)条件下荧光标记的pHLIP-P1AP与MDA-MB-231细胞的结合情况及其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成功合成了pHLIP-P1AP并进行荧光标记。在酸性环境下(pH 6.0),荧光标记的pHLIP-P1AP与表面高表达PAR1的MDA-MB-231细胞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pHLIP-P1AP为0.5 μg、1 μg、2 μg、4 μg、8 μg时,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39%,5.27%,14.29%,22.14%、35.69%。结论 MDA-MB-231细胞表面表达大量的PAR1。pHLIP-P1AP在酸性环境下能够有效靶向MDA-MB-231细胞,并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有望成为治疗TNBC的有价值的新型药物。
2023, 13(2):173-180.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07 CSTR:
摘要:目的 探讨环状RNA 0000064(circ_0000064)靶向微小RNA 503(miR-503)对甲状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PCR(RT-qPCR)分析21例甲状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circ_0000064和miR-503的表达水平。将circ_0000064小干扰RNA(si-circ_0000064)、miR-503模拟物、si-circ_0000064+miR-503抑制物(anti-miR-503)分别转染甲状腺癌SW579细胞,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SW579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SW579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SW579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T-qPCR分析circ_0000064和miR-503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circ_0000064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503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沉默circ_0000064后SW579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数、N-cadher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过表达miR-503后SW579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数、N-cadher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miR-503是circ_0000064的靶基因,沉默circ_0000064可显著上调miR-503表达(P<0.05)。抑制miR-503表达可显著减弱沉默circ_0000064对SW57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P<0.05)。结论 沉默circ_0000064可通过上调miR-503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甲状腺癌进展。
2023, 13(2):181-186.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08 CSTR:
摘要: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肺癌细胞生长活性的抑制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稳定培养肺癌细胞系H292,分别加入含10、20、40 μmol·L-1白藜芦醇的培养基进行干预,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白芦藜醇对H292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1) CCK-8检测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H292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同时对H292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能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2)白藜芦醇可明显抑制H292细胞集落形成(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3)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H292细胞中LC3-II的累积。免疫荧光检测发现,白藜芦醇可诱导细胞核和线粒体中GFP-LC3显著增加。(4)自噬抑制剂3-MA能有效减弱白藜芦醇对H292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溶酶体酸化抑制剂Bafilomycin A1则可促进白藜芦醇导致的LC3-II累积。(5)白藜芦醇可下调H292细胞中p-Akt、p-P70S6K、p-mTOR蛋白的表达(P<0.05),而对Akt、P70S6K、mTOR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
2023, 13(2):187-193.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09 CSTR:
摘要:目的 通过TCGA数据库深入挖掘胆囊癌发生的关键基因,寻找胆囊癌的预后基因。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胆囊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转录组数据,采用R软件中的edgeR包对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将获取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STRING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关键基因筛选,利用R软件中的survival包对关键基因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 共获取胆囊癌差异表达基因1 766个,其中上调基因1 172个,下调基因594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环氧酶P450途径、细胞器膜、四烯酸环氧酶活性和代谢途径。构建PPI网络,获取10个关键基因,分别是BUB1、BUB1B、CDK1、UBE2C、KIF2C、AURKB、CDC20、KIF23、CCNB2和KIF20A。生存分析显示,KIF23与胆囊癌的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基于TCGA数据库挖掘出10个胆囊癌关键基因,有助于深入了解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KIF23有可能成为胆囊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后标志物。
2023, 13(2):194-199.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0 CSTR:
摘要: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下贝伐珠单抗致严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后是否发生严重高血压将患者分为严重高血压组和非严重高血压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严重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00例患者,其中61例(20.3%)出现严重高血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血压史、贝伐珠单抗累积剂量均与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发生严重高血压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史(OR=2.512, 95% CI: 1.321~4.776, P=0.005)和贝伐珠单抗累积剂量(P=0.033)是导致患者严重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累积剂量≤2 000 mg发生严重高血压的风险较大(OR=3.704, 95% CI: 1.081~12.692, P=0.037)。结论 贝伐珠单抗累积剂量、高血压史是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发生严重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临床需加强重点监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2023, 13(2):200-204.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1 CSTR:
摘要:目的 观察冬凌草滴丸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78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再配合冬凌草滴丸,一次24丸,一日3次,用温水送服,从放化疗开始连续服用至放化疗结束;对照组38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以KPS行为状况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均高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口腔黏膜炎程度较轻,对照组较重;放射性损伤高风险患者中,治疗组Ⅰ级急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Ⅳ级急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放射性唾液腺损伤均集中在Ⅰ-Ⅲ级,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凌草滴丸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患者,能有效降低同步放化疗相关毒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023, 13(2):205-209.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2 CSTR: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0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法检测HCC组织中PSMA和血管标记蛋白CD31的表达,根据PSMA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PSMA低表达组(n=72)和PSMA高表达组(n=28),分析HCC组织中PSM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C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PSMA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Ki-67、随访期间远处转移、BCLC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MA高表达、TNM分期Ⅲ-Ⅳ期、Ki-67≥10%、BCLC分期Ⅲ-Ⅳ期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PSMA低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较PSMA高表达患者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MA高表达不利于HCC患者的预后,其或可作为HCC的预后指标和血管治疗靶点。
2023, 13(2):210-213.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3 CSTR: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中颅内出血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情况。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122例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以及颅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8.69%)显著高于对照组(63.93%)(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提高率(70.49%)显著高于对照组(52.4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颅内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6.56%、4.92%)均高于对照组(1.64%、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治疗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近期疗效良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血清VEGF、EGF水平,但其颅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较高。
2023, 13(2):214-219.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4 CSTR:
摘要:目的 探究血浆游离DNA(cfDNA)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有效性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148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根据临床化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40例)和无效组(108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构成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血浆cfDNA水平;分析化疗前血浆cfDNA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浆cfDNA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吸烟史晚期NSCLC患者化疗效果高于有吸烟史晚期NSCLC患者(P<0.05)。化疗后,148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有效率为27.03%(40/148)。化疗后,有效组患者血浆cfDNA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及无效组患者(P<0.05);化疗前血浆cfDNA水平与晚期NSCLC患者吸烟史、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血浆cfDNA水平<0.23 ng·μL-1组患者化疗后24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血浆cfDNA水平≥0.23 ng·μL-1组(P<0.05);血浆cfDNA水平是晚期NSCLC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浆cfDNA有望成为评估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2023, 13(2):220-226.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5 CSTR: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中CD226、CD96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中活化受体CD226、CD96和NK细胞抑制性受体TIGIT的表达,并分析CD226、CD96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CD226与CD96表达水平的关系;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226和CD96的共同配体CD155的表达,并分析CD155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中CD226、CD96、TIG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2±12.02)% vs. (84.23±4.01)%(P<0.05),(25.31±5.36)% vs. (34.26±10.23)%(P<0.05),(47.36±20.08)% vs. (52.31±18.36)%(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D226+ NK细胞比例与CD96+ NK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 =0.486, P<0.05)。NSCLC高/中分化患者CD226+ 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低分化患者(P<0.05)。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D96+ 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NSCLC组织中CD155免疫组化染色总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D15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NSCLC患者NK细胞中CD226、CD9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这可能对肿瘤免疫逃逸有一定影响;上调NK细胞中CD226和CD96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CD155阳性NSCLC患者的潜在方法。
2023, 13(2):227-232.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6 CSTR:
摘要:目的 对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不良反应报告系统(FAERS)中紫杉烷类药物相关心脏不良事件(ADE)数据进行挖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自FAERS数据库提取2017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紫杉烷类药物ADE报告,从中筛选出累及心脏器官疾病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MHRA)检测信号。结果 高位组语(HLGT)层面,紫杉醇的信号有报告744份,分布于心律失常类疾病,心肌类疾病,各类心脏衰竭、心脏相关疾病,症状和体征,冠状动脉类疾病和心包类疾病;多西他赛的信号有报告74份,分布于心肌类疾病和各类心脏衰竭、心脏相关疾病;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信号有报告85份,分布于心律失常类疾病,心肌类疾病,各类心脏衰竭和心包类疾病。结论 心脏器官相关ADE中,紫杉醇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多见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和心肌缺血,多西他赛多见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肌缺血,可供临床参考。
2023, 13(2):233-240.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7 CSTR:
摘要:目的 评估湖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ADs)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为制定ADs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南省19家三级甲等医院接触ADs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药师、行政人员、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ADs接触及防护情况、认知及培训情况、自身健康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588份,有效回收539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539名调查对象中,职业以护士(46.75%)为主,工作科室以肿瘤科最多(31.17%),年龄以30~39岁为主(46.94%),女性较多(80.15%),本科学历占比最高(63.82%),中级职称最多(47.31%),工作年限以6~10年为主(29.87%);接触较多的ADs有顺铂(78.11%)、环磷酰胺(73.10%);不同科室及不同职业工作人员接触ADs的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血液科(72.97%)、护士(55.16%)频繁接触ADs的比例最高;8.01%的工作人员所在科室未配备任何防护装置,1.91%的工作人员在接触ADs时不使用任何个人防护装备;不同科室工作人员对ADs及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01),肿瘤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血液科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不同职业工作人员对ADs的作用机制、吸收途径、接触后的处理方式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P≤0.001),医生、护士、药师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25.97%的工作人员未接受过相关培训;不同科室、职业的工作人员在接触ADs后出现自身健康问题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血液科(54.05%)、护士(35.71%)出现健康问题比例最高;出现较多的健康问题为脱发增多(34.60%),口腔炎、口腔溃疡(13.50%),月经异常(13.08%);316名已婚女性员工中,43例(13.61%)出现过不孕,14例(4.43%)出现过习惯性流产,94例(29.75%)有过人工流产,32例(34.04%)人工流产的原因为胎儿发育问题。结论 医疗机构存在ADs职业暴露的风险,工作人员要提高对ADs职业暴露的认知;医疗机构要加强管理,强化培训,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职业暴露防控情况制定相关法规,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2023, 13(2):241-246.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8 CSTR:
摘要:目的 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癌症晚期患者疼痛治疗原则及疼痛特点,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用药教育、药学监护,并分析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结果 根据三阶梯治疗原则,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疼痛,加用辅助药物协同镇痛,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临床药师在患者服药期间和减量过程中均进行用药指导,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护,发现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向临床医生提出合理建议并被采纳,使患者在有效镇痛的同时得到用药安全保障。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疼痛治疗,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有效地协助临床医生用药,使用药更加安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2023, 13(2):247-254.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19 CSTR:
摘要:目的 讨论临床药师在促进肿瘤患者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药师干预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住院病例(2019年9月至12月)及干预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住院病例(2020年1月和4月至6月)各360例,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包括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超疗程用药、特殊人群用药未及时调整等。结果 经药师干预,我院肿瘤患者质子泵抑制剂静脉制剂使用率显著降低(P<0.05),不合理使用率由76.39%下降至42.22%,干预效果显著;其中在抗肿瘤治疗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反应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34.72% vs. 23.33%,P<0.05)。结论 临床药师促进了质子泵抑制剂在肿瘤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2023, 13(2):255-260.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2.20 CSTR: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致肿瘤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某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化疗后使用rhIL-11致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对该病例以及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到的相关病例(截至2022年4月1日)的主要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疾病、rhIL-11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情况、应用rhIL-11至发生心力衰竭的时间、临床处理及转归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9~67岁,中位年龄58岁;白血病4例,肺癌、贲门癌、髓系肉瘤各1例。7例患者rhIL-11剂量均为3 mg·d-1,有联合用药记录的3例。rhIL-11使用后发生心衰的时间为4~15 d,中位发生天数为4 d,中位累积剂量为9 mg,体液潴留发生率为57.1%(4/7),心包积液发生率为14.3%(1/7)。心衰发生时均伴有乏力、胸闷、心率加快,心功能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NT-proBNP或BN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停用rhIL-11并对症支持治疗后,临床表现都得到缓解、心功能标志物水平也进一步降低。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使用rhIL-11时均有发生心衰的可能性,停药后及时治疗心衰,临床症状均可缓解。
本日访问次数 您是第位访问者
肿瘤药学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