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110例恶性肿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药师参与干预组患者抗肿瘤方案的制定,监测药物治疗过程,对不合理的治疗及时干预,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及不良相互作用;对照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回顾性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后,干预组患者抗肿瘤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使用不合理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用药合理性调查发现,未根据肾损害程度进行药物剂量调整是对照组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恶性肿瘤常与肾脏疾病相互影响。一方面,相较于正常人群,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继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
临床药师在降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风险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个案报
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及血液科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如下:(1)有明确病理诊断并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抗肿瘤治疗前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90 mL·mi
将同一病区医师管理床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将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配入两组。临床药师对干预组患者治疗前常规监护一般情况,包括体能评分、血象、脏器功能、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恢复情况、合并用药等,除此之外重点评估患者肾功能,根据肾功能水平谨慎选择药物及剂量,加用肾脏保护剂;治疗中监护溶媒选择、给药顺序、给药速度、脏器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等,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治疗后监护肿瘤药物可能引起的骨髓毒性、肝肾毒性、心脏毒性、神经系统毒性等,对于毒性严重者及时反馈医师并进行干预。临床药师对干预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不合理用药治疗进行干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诊断、分期、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等资料,并计算患者治疗前后eGFR。对照组不进行临床药师干预,相关资料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收集。两组患者均由医师根据诊疗常规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常规放疗、化疗、辅助支持和对症治疗。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实施。主要技术路线见

图1 主要技术路线
Fig. 1 Main technical route
根据肾损害病因将肿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分为肿瘤相关肾损害患者和非肿瘤相关肾损害患
本研究将抗肿瘤治疗药物分为细胞毒类药物、非细胞毒类药物及抗肿瘤中成药。非细胞毒类药物主要包括靶向药物,抗肿瘤中成药根据《2021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成药部分)
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
药物分类 | 药物名称 | CrCl | 血液透析 | ||
---|---|---|---|---|---|
>60 mL·mi | 60~30 mL·mi | <30 mL·mi | |||
烷化剂 | 环磷酰胺 | 100% | 75% |
75%;<10 mL·mi | 75%(透析后给药) |
异环磷酰胺 | 100% |
≥40 mL·mi <40 mL·mi |
≥20 mL·mi <10 mL·mi | 50%(透析后给药) | |
达卡巴嗪 | 100% |
>45 mL·mi ≤45 mL·mi | 70% |
100 mg· | |
苯达莫司汀 | 100% | NA | 避免使用 | NA | |
美法仑 | 100% | 75% |
75%;<10 mL·mi | 50%(透析后给药) | |
替莫唑胺 | 100% | 100% | 100%(密切监测) | NA | |
抗代谢药物 | 卡培他滨 | 100% | 75% | 避免使用 | 50%(透析后给药) |
阿糖胞苷 | 100% |
≥45 mL·mi <45 mL·mi | 30%或替代 | 30%或替代 | |
培美曲塞 | 100% |
≥45 mL·mi <45 mL·mi | 避免使用 | NA | |
甲氨蝶呤 |
100%; <80 mL·mi |
≥40 mL·mi | 避免使用 | 避免使用 | |
氟尿嘧啶 | 100% | 100% | 减量使用(密切监测) | NA | |
氟达拉滨 |
100% <70 mL·mi | 50% | 避免使用 | 50%(腹膜透析) | |
克拉屈滨 | 100% |
30~50 mL·mi |
≥10 mL·mi <10 mL·mi | 50%(腹膜透析) | |
雷替曲塞 |
>65 mL·mi |
≥55 mL·mi <55 mL·mi |
≥25 mL·mi <25 mL·mi | NA | |
替吉奥 | 100% |
>50 mL·mi ≤50 mL·mi | 33%(除非获益大于风险,否则避免使用) | NA | |
羟基脲 | 100% | 50% |
≥10 mL·mi <10 mL·mi | 20%(透析后给药) | |
喷司他丁 | 100% | 50%~70% | 50% | 50%(透析前1~2 h) | |
植物药 | 紫杉醇 | 100% | 100% | 100%(密切监测) | 100% |
多西他赛 | 100% | 100% | 100%(密切监测) | 减量使用(密切监测) | |
长春新碱 | 100% | 100% | 100%(密切监测) | NA | |
长春瑞滨 | 100% | 100% | 100%(密切监测) | 减量使用(密切监测) | |
依托泊苷 | 100% |
≤50 mL·mi |
≥15 mL·mi <15 mL·mi | 50% | |
伊立替康 | 100% | NA | NA | 避免使用 | |
托泊替康 | 100% |
≥40 mL·mi <40 mL·mi |
≥20 mL·mi <20 mL·mi | NA | |
托泊替康(口服) | 100% |
≥50 mL·mi <50 mL·mi |
0.6 mg· | 避免使用 | |
抗肿瘤抗生素 | 多柔比星 | 100% | 100% | 100%(密切监测) | 100%(透析后给药) |
表柔比星 | 100% | 100% |
减量(血肌酐>5 mg·d | 100%(透析后给药) | |
伊达比星 | NA |
避免使用(血肌酐>2 mg·d |
避免使用(血肌酐>2 mg·d | NA | |
柔红霉素 | 100% |
50%(血肌酐>3 mg·d |
50%(血肌酐>3 mg·d | NA | |
博来霉素 | 100% |
>50 mL·mi 40~50 mL·mi <40 mL·mi |
>20 mL·mi 10~20 mL·mi 5~<10 mL·mi | NA | |
铂类 | 顺铂 | 100% |
>45 mL·mi ≤45 mL·mi | 50% | 25%~50%(透析后给药);50%(腹膜透析) |
卡铂 | 100% |
>40 mL·mi ≤40 mL·mi |
>15 mL·mi | 25×AUC(透析后给药);25%(腹膜透析) | |
奥沙利铂 | 100% | 100% | 75% | 70% | |
其他 | 硼替佐米 | 100% | 100% | 100% | 100%(透析后给药) |
伊沙佐米 | 100% | 100% | 75% | 75% | |
免疫调节剂 | 沙利度胺 | 100% | 100% | 100%(密切监测) | 100%(密切监测) |
来那度胺 | 100% | 40%(10 mg qd,d1~d21) | 30%(15 mg qod,d1~d21) |
20%(5 mg qd,d1~ d21,透析后给药) |
注: NA表示无相关研究。
Note: NA means not available.
通过eGFR评价患者抗肿瘤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根据肾脏病膳食改良(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MDRD)公式计算eGF
不良反应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NCI-CTCAE) 5.0进行分级,1~2级为一般不良反应,3~5级为严重不良反应。
疗效评价采用RECISIT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
本研究最终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10例,总共完成197次抗肿瘤治疗。干预组脱落2例转科患者,最终纳入54例患者,共完成116次抗肿瘤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共完成81次抗肿瘤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治疗药物、肾功能不全分级、分期等各项基线指标均衡可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般资料 | 分类 | 干预组 | 对照组 | 统计量 | P |
---|---|---|---|---|---|
例数 | 54 | 56 | |||
性别/例 | 男 | 30 | 38 | χ²=1.76 | 0.18 |
女 | 24 | 18 | |||
年龄/岁 | 63.96±11.12 | 67.27±8.73 | t=-1.73 | 0.09 | |
肿瘤类型/例 | 血液系统肿瘤(多发性骨髓瘤) | 16 | 22 | χ²=3.76 | 0.44 |
其它血液肿瘤 | 20 | 17 | |||
消化系统肿瘤 | 8 | 8 | |||
呼吸系统肿瘤 | 7 | 3 | |||
其它实体肿瘤 | 3 | 6 | |||
治疗药物/例次 | 细胞毒类药物 | 44 | 27 | Z=-0.01 | 0.99 |
靶向药物 | 9 | 13 | |||
抗肿瘤中成药 | 6 | 10 | |||
细胞毒+靶向药物 | 28 | 11 | |||
细胞毒+抗肿瘤中成药 | 19 | 13 | |||
靶向+抗肿瘤中成药 | 1 | 5 | |||
细胞毒+靶向+抗肿瘤中成药 | 9 | 2 | |||
肾功能不全分级 (eGFR)/例次 |
<15 mL·mi | 7 | 5 | Z=0.39 | 0.70 |
15~29 mL·mi | 18 | 20 | |||
30~59 mL·mi | 65 | 42 | |||
60~89 mL·mi | 26 | 14 | |||
分期/例 | Ⅰ-ⅢB期 | 22 | 15 | χ²=0.07 | 0.79 |
ⅢC-Ⅳ期 | 14 | 11 | |||
肾功能不全/例 | 肿瘤相关 | 33 | 35 | χ²=0.02 | 0.88 |
非肿瘤相关 | 21 | 21 | |||
疗效/例次 | CR+PR | 30 | 17 | Z=-0.05 | 0.96 |
SD | 69 | 50 | |||
PD | 17 | 14 |
干预组与对照组抗肿瘤治疗前eGFR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组eGFR均衡可比。治疗后干预组eGFR较治疗前升高(9.06±14.92) mL·mi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eGFR | 治疗后eGFR | △eGFR |
---|---|---|---|---|
干预组 | 54 | 47.77±18.69 | 56.83±23.41 | 9.06±14.92 |
对照组 | 56 | 42.78±19.88 | 44.47±21.64 | 1.69±15.33 |
t | 1.80 | 3.76 | 3.37 | |
P | 0.07 | <0.01 | <0.01 |
将组别、性别、年龄段等作为可能对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产生影响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单因素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结果发现组别、肾功能分级和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
影响因素 | 回归系数 | Z | P | 95% CI |
---|---|---|---|---|
组别 | -11.48 | -3.39 | <0.01 | -18.11~-4.85 |
性别 | 6.58 | 1.82 | 0.07 | -0.50~13.67 |
年龄段 | -3.84 | -1.08 | 0.28 | -10.81~3.12 |
分期 | 0.36 | 0.28 | 0.78 | -2.18~2.90 |
其它血液肿瘤vs.多发性骨髓瘤 | 3.53 | 0.81 | 0.42 | -4.99~12.04 |
消化系统肿瘤vs.多发性骨髓瘤 | -1.14 | -0.20 | 0.84 | -12.17~9.88 |
呼吸系统肿瘤vs.多发性骨髓瘤 | 2.12 | 0.31 | 0.75 | -11.14~15.39 |
其它实体肿瘤vs.多发性骨髓瘤 | -1.25 | -0.18 | 0.86 | -15.14~12.64 |
肾功能分级 | -3.94 | -3.09 | <0.01 | -6.44~-1.44 |
靶向药物vs.细胞毒类药物 | -0.12 | -0.04 | 0.97 | -6.64~6.39 |
抗肿瘤中成药vs.细胞毒类药物 | -0.33 | -0.09 | 0.93 | -7.36~6.69 |
细胞毒+靶向药物vs.细胞毒类药物 | 1.67 | 0.53 | 0.60 | -4.50~7.84 |
细胞毒+抗肿瘤中成药vs.细胞毒类药物 | 0.47 | 0.19 | 0.85 | -4.47~5.42 |
靶向+抗肿瘤中成药vs.细胞毒类药物 | -2.41 | -0.48 | 0.63 | -12.20~7.39 |
细胞毒+靶向+抗肿瘤中成药vs.细胞毒类药物 | 4.46 | 1.11 | 0.27 | -3.43~12.35 |
是否肿瘤相关肾功能不全 | -6.93 | -1.92 | 0.06 | -14.02~0.16 |
疗效 | -3.40 | -2.35 | 0.02 | -6.23~-0.57 |
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随机效应线性回归模型,其中性别、是否肿瘤相关肾功能不全在分析过程中因P>0.05而被剔除,最终结果显示,在控制肾功能分级和疗效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以后,组别对于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仍然有显著影响,提示临床药师干预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有显著影响(
影响因素 | 回归系数 | Z | P | 95% CI |
---|---|---|---|---|
组别 | -11.24 | -3.32 | <0.01 | -17.88~-4.60 |
肾功能分级 | -3.37 | -2.68 | <0.01 | -5.84~-0.90 |
疗效 | -2.94 | -2.11 | 0.04 | -5.68~-0.21 |
干预组患者无论是药品总费用还是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费用减少考虑更多地与临床药师全面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有关(
组别 | 例数 | 药品总费用/元 | 住院总费用/元 |
---|---|---|---|
干预组 | 54 | 6 618.16±6 830.61 | 15 728.75±14 573.40 |
对照组 | 56 | 10 854.04±13 336.57 | 24 836.78±23 926.36 |
t | -2.63 | -3.05 | |
P | 0.01 | <0.01 |
两组患者抗肿瘤治疗前、治疗后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临床药师干预对肿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住院天数无显著影响(
组别 | 例数 | 住院天数[M(P25, P75)] | ||
---|---|---|---|---|
治疗前/d | 治疗后/d | 总天数/d | ||
干预组 | 54 | 2(1, 4) | 1(1, 3) | 13(6.25, 18) |
对照组 | 56 | 3(2, 6) | 2(0, 4) | 13(9, 20.5) |
Z | -1.50 | -0.22 | -1.61 | |
P | 0.13 | 0.82 | 0.11 |
干预组共完成116次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药师干预可显著减少肿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不良反应。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大多数严重不良反应属于B型不良反应,具有罕见、非预期、较严重等特点有关(
组别 | 治疗总次数 | 不良反应总例次 | 一般不良反应 | 严重不良反应 |
---|---|---|---|---|
干预组 | 116 | 20(17.24 ) | 17(14.66) | 3(2.59) |
对照组 | 81 | 29(35.80) | 25(30.86) | 4(4.94) |
χ² | 5.18 | 4.75 | 0.71 | |
P | 0.02 | 0.03 | 0.40 |
干预组临床用药总不合理率及抗肿瘤治疗方案不合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药师干预能显著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使用药安全得到显著提高(
组别 | 治疗总次数 | 抗肿瘤方案不适宜 | 不合理问题总数 |
---|---|---|---|
干预组 | 116 | 0 | 4(3.45) |
对照组 | 81 | 18(22.22) | 36(44.44) |
χ² | 23.02 | 31.78 | |
P | <0.01 | <0.01 |
对对照组进行临床用药合理性调查发现,未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进行药物剂量调整是对照组的主要问题,如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来那度胺给药剂量过高(25 mg qd d1~d21 po),应调整为15 mg qod d1~d21 po;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体表面积1.8
评价指标 | 问题数 | 具体问题 |
---|---|---|
用法用量不适宜 | 28 | ①未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抗肿瘤药剂量,如环磷酰胺、来那度胺、阿糖胞苷、伊沙佐米、西达苯胺、羟基脲、替吉奥等;②香菇多糖及帕洛诺司琼使用频次不当;③中药注射剂使用疗程不适宜,如康莱特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等;④辅助药物前列地尔使用时间过长 |
联合用药不适宜 | 3 | ①香菇多糖与核糖核酸、胸腺法新联合使用不适宜;②甘精胰岛素+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联合使用不适宜 |
无指征使用 | 2 |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苯达莫司汀、伊达比星抗肿瘤治疗不适宜 |
给药途径不适宜 | 2 | 前列地尔静脉滴注不适宜 |
输液配伍不适宜 | 1 | 康艾注射液与胰岛素配伍不适宜 |
恶性肿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多具有病情危重、治疗药物毒性大等特点,治疗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于此类患者,临床治疗中需慎重选择药物,并根据其肾功能状况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然而实际临床中很多临床医师并不能通过血清肌酐及时注意到患者的肾功能下降。有两项队列研究显示,血清肌酐升高的检出率在癌症患者中较低(<10%),但eGFR下降的检出率相对较高(50%~53%),从而可能因药物蓄积导致毒性增加,进一步加重肾损害,增加治疗风
本研究在临床药师的协助下监控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对不合理药物治疗及时进行干预,并从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角度证实,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的干扰后,临床药师干预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有显著影响。此外,临床药师的干预还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不良反应方面,干预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调查发现,干预组总不合理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4%。对于临床药师指出的不合理问题,绝大多数临床医师予以采纳,部分问题因考虑角度不同未予采纳,主要集中于辅助药物的使用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疗程,如临床药师认为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应该静脉注射使用,但是部分患者存在静脉注射部位疼痛现象,故临床医师常规采用静脉滴注等。针对对照组的医嘱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药物剂量使用不当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是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疗程不适宜、香菇多糖及帕洛诺司琼的使用频次不适宜等。由此可见,科学合理地开展药学干预能显著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使用药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临床药师在安全用药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而当前专职临床药师较少,药师与患者配比不均衡,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建议针对肿瘤患者拟定专科审核依据,规范信息系统审核医嘱流程,通过规范化信息系统推动肿瘤临床药师更好地履行用药指导职责,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这也更符合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苗强, 刘玲, 蔡蓓, 等.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不全对血清CA125和HE4水平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2, 43(8): 897-901. DOI: 10.3969/j.issn.1673-4130.2022.08.001. [百度学术]
PÉRON J, NEVEN A, COLLETTE L, et al. Impact of acute kidney injury on anticancer treatment dosage and long-term outcomes: a pooled analysis of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trials [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20: 36(7): 1263-1271. DOI: 10.1093/ndt/gfaa049. [百度学术]
陈超, 叶晓芬, 金美玲, 等. 临床药师参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抗结核方案的制定[J]. 中国药师, 2020, 23(12): 2437-2439. DOI: 10.3969/j.issn.1008-049X.2020.12.029. [百度学术]
唐莲, 陈芳, 庄智伟, 等. 临床药师参与肾功能不全患者万古霉素持续静脉给药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药学监护与用药分析[J]. 抗感染药学, 2021, 18(12): 1826-1830. DOI: 10.13493/j.issn.1672-7878.2021.12-028. [百度学术]
吴淋淋, 张新茹, 侯继秋, 等. 临床药师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药物重整实践[J]. 中国药房, 2017, 28(14): 2002-20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7.14.37. [百度学术]
曾韵夏, 向超. 临床药师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医嘱的优化干预效果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16): 2194-2196. 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0.16.043. [百度学术]
张威, 袁伟杰. 肿瘤-肾脏病学: 肾脏病学的新领域[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5, 24(5): 463-468. [百度学术]
应红艳, 林毅, 陈书长. 化疗对肾功能不全老年肿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 癌症进展, 2010, 8(6): 607-612. DOI: 10.3969/j.issn.1672-1535.2010.06.017. [百度学术]
许慧莹, 李月红. 实体肿瘤相关性肾病[J]. 临床内科杂志, 2020, 37(3): 148-150. DOI: 10.3969/j.issn.1001-9057.2020.03.002. [百度学术]
国家医保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的通知[EB/OL]. [2021-11-24].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2/03/content_5655651.htm. [百度学术]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1088. [百度学术]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 第1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百度学术]
周际昌. 实用肿瘤内科治疗[M].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百度学术]
广东省药学会. 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J]. 今日药学, 2019, 29(9): 577-586. DOI: 10.12048/j.issn.1674-229X.2019.09.001. [百度学术]
姜玲, 史天陆. 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临床药师指导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百度学术]
SPRANGERS B, ABUDAYYEH A, LATCHA S, et al. How to determine kidney function in cancer patients? [J]. Eur J Cancer, 2020, 132: 141-149. DOI: 10.1016/j.ejca.2020.03.026. [百度学术]
CHANCHAROENTHANA W, WATTANATORN S, VADCHARAVIVAD S, et al. Agreement and precision analyses of various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formulae in cancer patients [J]. Sci Rep, 2019, 9(1): 19356. DOI: 10.1038/s41598-019-55833-0. [百度学术]
LAUNAY-VACHER V, OUDARD S, JANUS N, et al. Prevalence of Renal Insufficiency in cancer pati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anticancer drug management: the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anticancer medications (IRMA) study [J]. Cancer, 2007, 110(6): 1376-1384. DOI: 10.1002/cncr.22904. [百度学术]
LAUNAY-VACHER V.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ancer patients: lessons from the IRMA study group [J]. Semin Nephrol, 2010, 30(6): 548-556. DOI: 10.1016/j.semnephrol.2010.09.003. [百度学术]